2014年9月27日(星期六)至10月7日
展览地点:
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市下同仁路80号成都画院)
文/黄宗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当今,有一种说法,成都和四川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中占据了半壁河山,成都和四川的当代油画在整个中国油画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在人才辈出、风格多元、活动频繁、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人物众多等方面。谈到成都的油画,人们总谈的是当下,其实成都的油画有她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传统。中国现代美术变革的浪潮在成都油画界上都曾激起强烈的反响。成都油画对于推动当今成都油画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
这里的油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值得一提,甚至产生过全局性影响,发挥了其他区域不可替代作用的大致有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抗战时期。抗战爆发后,美术界著名人士徐悲鸿、司徒乔、孙伏园、吴作人、吕斯百、秦宣夫、唐一禾、王临乙、吕霞光、李瑞年、黄显之、庞薰琹、李有信、邱瑅等一代大师都曾活动于成都,有的曾经在成都生活、从事艺术活动多年。
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建立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提到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美术,不能不提及四川的版画与雕塑。四川的版画与雕塑在这30年里是整个中国美术界的旗帜。其油画在这个时期成就斐然,人才辈出,有刘国枢、刘一层、张方震、马一平、夏培耀、万启仁、杜永樵以及张文源、何哲生等活跃于油画界,他们不仅创作了大批优秀的作品,还因教育家的身份,培养了大批后来在中国油画界的中坚人物,正是他们为成都和四川的油画复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四川油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成都和四川的油画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一大批青年油画家如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周春芽、高小华、张晓刚等等破茧而出,以他们敏锐的悟性、扎实的写实能力及高度的艺术责任,创作了一批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现实主义与乡土气息的油画作品,在中国美术界引起巨大反响。曾在成都参展的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 雪》、高小华的《为什么》、周春芽的《剪羊毛》等都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或许“四川画派”在新的语境下,已不复存在,但是,她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绕不开的史实。
第三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至当下。这段时间里最大变化之一,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成都新建了多所艺术院校,重新整合了一大批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家,改变了成都地区油画教育薄弱的现状。现在各路人马、各个年龄、各种风格的油画家及各画廊或展览机构在这里都能找到生存发展的机遇与空间。可以说,当下的成都是百年来油画发展的最好时期。
成都油画界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下几种品质与精神:一是开放包容的气度。这里的油画家具有开放包容,主动吸纳的气度。无论是写实的,表现的,还是抽象的,意象的画风等各种艺术流派、艺术风格,可以聚集一城、融为一堂,共存共生互动。二是超越创造的意识。成都和四川油画在中国美术史上之所以不断突进与创造惊喜,折射出川人强烈的超越精神。有这种超越精神,因而在不同的时期,四川油画家无论在创作的主题,还是语汇与图式方面,往往都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使地处西南一隅的成都,能在中国当代油画界处于众人关注的前沿状态。三是人文关怀的精神。从这个展览上的作品看,无论倾向于传统写实的老油画家还是充满探索变革意识的年轻油画家,他们都真诚地以灵敏的绘画“手感”,抒写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而敏锐的感受与体悟。
这个展览是成都油画界的一次较为整体性的集体亮相,相信各种不同的油画展览还会相继被推出。那就让我们从这个具有精简的历史文献展性质的油画展出发,去领略成都和四川油画的风采,感悟四川油画的内在品格与气质。
来源:成都商报